第一百零六章:驸马的深意,不谋而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驸马前来,真是令国子监蓬荜生辉啊。”


“哈哈...老夫虽与驸马交谈甚少,但一直将驸马看作忘年交。驸马稍等,今日老夫且亲自煮茶,也叫驸马看看老夫的茶道。”


清幽的院落内,两位大儒甚是兴奋,热情不已。


“煮茶就算了,我不好那口,多谢大儒好意。”苏牧无语摇头,笑着拒绝,旋即说道:“今日前来,其实是有事相求二位。”


“哦?”


二人一怔,面面相觑。


孔颖达问道:“驸马何事,但说无妨。”


“驸马竟是不喜煮茶,看来老夫无法露上一手了。”李纲则是遗憾的叹道。


那味道,无法恭维啊...苏牧暗自吐槽,随即沉吟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在国子监谋求一职,需要二位首肯。”


“驸马想来国子监?”


“这...哈哈...好事,天大的好事。”


“想想其它大臣,求驸马而不得,驸马竟是想来国子监,太好了。”


“若是学子们知晓,想必定会兴奋不已啊。”


学子们会不会兴奋苏牧不知道,但看两位大儒的模样,貌似他们很是兴奋,说话的时候都直打摆子...


“驸马学识渊博,才学惊人。且让老夫想想,该让驸马担任何职。”孔颖达沉思起来。


李纲点头,说道:“没错,切不能辱没了驸马的学识与才华,理应身居要职。”


“那倒不必,我只是闲来无事,静极思动,想出来走走而已,两位大儒不必重视,一个闲散且无关紧要的职位便是。”苏牧拒绝二人的好意。


开玩笑,就待三天,整的官太大,完全没有必要啊。


当然,只在国子监三天的事情,苏牧没说。


“闲散的职位?”


二人一怔,尽是皱眉。


李纲说道:“这怎么行,以驸马的学识才华,万不该如此。”


“是啊。”孔颖达点头,说道:“若是随便一个闲散职位,岂不是有辱驸马的才学?”


二人很是重视苏牧,不太认可苏牧的话。


但苏牧心意已决,他们的建议无效。


“莫要如此了,身份而已,何须在意。”苏牧摇了摇头,想了想,说道:“就最低的职位吧,可以整日无所事事的那种。”


二人:“???”


苏牧的话,让他们有点懵。


李纲问道:“驸马此来,难道不是为学子们授业解惑的么?”


孔颖达皱眉道:“难道驸马另有深意?”


“哦,老夫懂了。”李纲忽的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惭愧笑道:“是老夫着相了,以驸马的学识才华,又怎会在意一个职位。”


“原来如此。”孔颖达亦是笑道:“老眼昏花啊,不如驸马看的透彻。驸马是有真本事的人,就连老夫都自愧不如,又怎会在意肤浅表面的东西。既然如此,那就依驸马所言。”


“善。”李纲摸着胡须含笑,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说道:“驸马追求的无所事事,是不想被俗事扰心,从而追根溯源,抽丝剥茧,看透学子们最为本质的问题。”


“没错。”孔颖达点头附和,叹道:“解决根本,一切事物便可迎刃而解。驸马真知灼见,洞若观火,请受老夫一拜。”


“老夫敬佩。”李纲亦是有模有样的微微躬身,正色道:“驸马,国子监的众多学子,就靠您了。”


苏牧瞠目结舌,悠悠一叹。


做人,简单点不好么?


何必想的那么复杂...


为什么,你们都要把我想的那么高尚?


二人见苏牧这般,相视一眼,看懂彼此。


驸马这是在叹此事的艰难啊,他们心领神会。


孔颖达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若大唐夫子尽如驸马这般,何愁不兴。”


李纲点头,说道:“任重道远,老夫愿与驸马砥砺前行。”


受不了了...苏牧摆摆手,身心俱疲,说道:“两位大儒还是先给我个职位吧。”


“对,对,正事要紧。”


“驸马见谅,老夫一时惊叹驸马之胸怀大义,忘了正事。”


二人正色起来,旋即商量须臾。


接着,孔颖达道:“驸马,国子监有祭酒一人(校长)。设丞一人,主簿一人。博士十九人,助教十九人,教师24人,学生300人。教师需授课,与驸马本意相悖,依老夫看,驸马不如任职助教如何?”


“可以。”苏牧点了点头,说道:“只要是闲职就好。”


“驸马大可放心去观察国子监,绝不会有人打扰。”李纲保证道。


那就放心了,咸鱼三日,赶紧离开。


苏牧点头,笑着抱拳,说道:“如此,多谢两位大儒成全。”


“不,是老夫要多谢驸马。”


“没错。”


二人正色摇头。


看着二人一本正经的模样,苏牧甚至在怀疑他们是不是在装傻...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打扰二位大儒了。”苏牧抱拳告辞,打算找个阴凉舒适的地方躺着。


其实这里就不错,但苏牧着实有些受不了二人的脑补。


“驸马且去忙吧,不必理会我们这两个老头。”


“没错,稍后我先将驸马任职国子监一事告知学子们,他们知晓后,定然非常振奋。”


两位大儒含笑,和蔼可亲。


“暂且告辞。”苏牧抱拳,转身带着抬着躺椅的家仆离开。


“哈...”看着苏牧远去的背影,孔颖达舒心一叹,赞道:“不愧是驸马,千年不见的绝世之才,一言一行都透着深意。驸马虽然年幼,但其学识底蕴,已然远超老夫。老夫相信,只要驸马抽空注释几本经典,再收一些学生,便可一跃成为大儒。史上最年轻的大儒。”


“没错。”李纲点头,深表赞同,旋即想了想,疑惑看向孔颖达,皱眉道:“我看你貌似很懂,驸马的深意,你真的领会了?”


“你看不起我?”孔颖达瞪眼,哼道:“你以为我是不懂装懂?”


李纲呵呵一笑,说道:“有这个可能,既然你懂了,那且说说,驸马的深意是什么?”


“我看是你才不懂装懂。”孔颖达嗤笑一声。


二人就是这般,是好友,但也彼此不服,经常斗嘴。


“哼。”李纲脸色一沉,说道:“既然如此,你我皆是写在纸上,看谁猜的准确。”


“正合我意。”


肛上的二人直奔书房,旋即各自挥就笔墨。


书写须臾,二人尽是放下毛笔,然后将写好的纸张摊开。


两行字。


“观察学子,见其本性。”


“因材施教。”


二人一怔,相视一眼,旋即尽是哈哈大笑。


“不谋而合,哈哈...”


“实乃大善。”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