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灵官峡团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彩票西施从邵兴旺的办公室领走了张军强欠她的钱后,邵兴旺又在办公室给张军强提了醒:“以后再赊账买彩票,你就给我走人。”


张军强刚离开总务办公室,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


邵兴旺拿起电话,听到打电话的是周校长:“邵主任,在办公室吗?”


“我在呢!周校长。”邵兴旺说。


“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嗯——算了,还是我过来找你吧。”


邵兴旺放下电话没几分钟,周校长就来到了学校总务办公室。


相互寒暄问候之后,周校长说:“最近老师们的工作状态不够好,不愿意担当,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邵兴旺说:“干的少,出错的机率也少,被处罚的可能性也就变小了。”


“是呀!人人自危。特别是对你和两位计算机老师处罚后,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周校长说。


“校长您这有没有好的办法?”邵兴旺问。


“办法我倒是想到了,过来找你,也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看行不行?”周校长说。


“啥办法?”邵兴旺问。


“搞一次团建。”周校长说。


“团建?咱们早都退团了。”邵兴旺感到很疑惑。


“嗯,不对,你理解的不对。这个团建,是团队建设的意思。不是团支部建设。”周校长赶忙解释。


“周校长有没有想好去哪里?”邵兴旺问。


“元旦连着周六周日,刚好三天假,咱们利用两天的时间,去趟灵官峡。”周校长说。


“灵官峡?作家杜鹏程写的那个《夜走灵官峡》?”邵兴旺问。


“就是那个。”周校长肯定了邵兴旺的判断。


如果没有杜鹏程,世人也许就不会关注灵官峡。


毕竟,巍巍大秦岭,像灵官峡这样既不特别险峻,也不特别高深的峡谷实在太多了。


六十年前,秦岭仍旧是横亘于西南与西北,甚至华北之间难于逾越的天堑。


元旦节第一天,豁山小学全体教职工,在周校长和邵兴旺的组织下,前往大秦省宝鸡市凤县旅游。大巴车司机沿着平坦舒缓的公路,一直将车子开到了灵官峡口。


众人下车,抬头远望,杜鹏程那篇著名的小说《夜走灵官峡》全文刻于石壁。石壁的前面是一座群雕,塑造的正是当年修筑宝成线的铁道兵们。


灵官峡是嘉陵江上游第一道峡谷,也是宝成铁路穿越秦岭的险段之一。修筑宝成铁路时,作家杜鹏程深入部队工地采访,于1958年元旦在成都写成此文。文章一出,杜鹏程火了,宝成铁路火了,灵官峡也火了。


如今踏入这处峡谷,望着宝成线穿越虫洞一般,在秦岭中绕来钻去,邵兴旺仍能感受到当年那热火朝天、人定胜天的建设场景。


邵兴旺买了团队票,招呼大家进入景区。


老师们跨过一座横跨江面的铁索斜拉桥,就到了铁路博物馆。


桥下是嘉陵江,江从前面的峡谷中流出,水面较为平静,到此处绕过一个拐弯,沿着两岸峡谷缓缓流淌。这和想象中的峡谷激流,奔腾滔滔的场景不太一样。


老师们参观的铁路博物馆景区,正是灵官峡附近一处被大水冲毁的路基。后来在修复的时候,宝成线路重新选址。这段废弃的隧道便被开发成了旅游景区。隧道深入山脊之中,长约一华里,陈列着一个以宝成线为核心的火车主题博物馆。景区设计师,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中的声、光、电等元素,展现了宝成铁路的修筑历史,其中还陈列有部分建设工具,如镐、簸箕、绳索等。


走在阴冷的隧道中,邵兴旺的头脑异常的清醒,对陈列其中的历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让我们一起回到大唐,先朗读一段诗仙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诗概括了千年以来出川入川的艰辛,代代先民都梦想着解决“蜀道”难题,从殷商时期,祖先为打通秦蜀通道,在高耸入云、万韧千峰的秦岭中,开凿了陈仓道、金牛道、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等秦蜀古道。这些古道、栈道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1913年,民国政府计划在平汉铁路以西建造一条南北干线,连接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之间的铁路交通。专家们曾就修建大同至成都铁路进行多次勘探,终因工程浩大而作罢。后来,又经过多次勘测比较,曾选定天水至成都方案,称“天成”铁路,但迟迟未动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家对天水至略阳和宝鸡到略阳两段进一步勘测,最终选定宝鸡至成都方案。


1952年7月,成都段开始动工。


1954年1月,宝鸡段开始动工。


1956年7月21日,铁路两端在甘肃黄山河处接轨。


1958年1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1981年8月,关中西部和陕南地区连降大雨、暴雨,持续时间之长,雨量之大,均属历史所罕见。宝成铁路多处发生严重水害,桥梁、隧道、路基损毁严重。此次百年未遇的水害,破坏铁路线路之长、灾点之多、范围之广、损失之大、中断运输时间之久,是宝成铁路通车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亦为中国铁路史上所罕见。


宝成铁路,特别秦岭段,坡段长、坡度大、弯道多,沿清江河盘旋迂回,以长隧道通过秦岭垭口,沿嘉陵江南下抵达广元,共16此跨越嘉陵江。宝鸡至广元,几乎全部是山区,铁路从宝鸡出发后,需要先后跨越秦岭、巴山和剑门山,地势极其险要,因此工程相当艰巨。


在参观的过程中,宝成铁路的修筑历史,尤其是宝成铁路工程之巨,难度之大,死伤人数之多,还是出乎了邵兴旺的意料,令他久久难以平静。


在对历史的感慨中,邵兴旺被自己的前辈,对这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意志所深深感动。


“效果不错,我看大家都被感动了。”邵兴旺低头悄悄地告诉周校长。


“以后这样的团建可以多搞,一来让大家散散心,放松放松心情,二来增强大家的凝聚力,提高咱们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周校长说。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