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未济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允明白,这是告诉他,今日之言,只能有他们两人知晓。


随即,风允将自己的礼,告诉了宗伯……


宗伯听后,顺着风允所说,久久呐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周的礼,实为人定的天地规矩,人以规而行矩?”


如今是大周,一统天下这个词汇并未出现,所以宗伯无法理解这句话最奥秘的地方。


但是,不妨碍宗伯心中怒言“大胆”二字,可他又感觉言之有理,以至于他呐呐久读。


只听风允为宗伯解释:“古之部落分散而居,各自有姓是为分,但共尊伏羲神农,轩辕五帝,以其氏为族……这些为合,而当时的弱肉强食就是当时的规,所有人都行此矩。”


“五帝治下,依旧为部落,人心涣散,到夏为国,又是一合,此时国主之言为规,臣民行矩。”


“商朝制定官吏制度,这套制度就是规矩…”


“我们周朝的‘礼’也是一样……”


……


宗伯听毕,久久不语。 http://m.mianfeizhuishu.comwm.mianfeizhuishu.com给力小说文学网


风允忐忑,因为今天的话,他带入了现代的思想,他以一个未来人,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的视野,为宗伯带来了震撼世界观的对话。


“你……”


宗伯闭眼,微微张口,长叹一声,摇头道:“我本想收你为弟子,但…我发现教不了你,你的思想超出了我所知的范畴。”


宗伯眉心跳动,证明他在努力地思考风允刚才的每一言每一语。


可是,他吸收不了。


他是彻彻底底的大周制度下的人,他的一切都来源于大周。


宗伯睁眼,目中充满了血丝,他笑着再次摇头道:“若是我在幼年时闻声,必定带着腊肉来见你。”


“哈哈,你的话太过自在啊,不是现在的任何一家之言语,新颖,新颖……言之最后,充满了希望,无限的生机,全是为国为民之态。”


“而这民,不是士大夫,不是诸侯,也不是庶民,更不是奴隶,而是这生长在山野石间,林木当中,溪水河畔,城池之内,大地之上的万万人族。”


沉默……


说完这句话,宗伯沉默。


而风允后背发凉,他刚才在说什么,他的话明显是告诉宗伯,就是大周被推翻,周礼被推翻,他风允也会理所当然地认同、接受。


毫无为国而亡的君子之气节。


宗伯低眸道:“这时候知道怕了?”


“不,不是怕……只是觉得自己说得不合时宜。”风允摇头,心中的忐忑也平静下去。


“哦?”


“你还知晓不合时宜,你现在为周礼之下的官,若是游方之士也就罢了,如今身在礼官,却不行礼事,怎么对得起你之所得。”


风允拱手一礼。


“宗伯恕罪,我为礼官,得之俸禄,得之书读,确是应为其而谋。”


宗伯面色逐渐如常,他抚须道:“嗯……你啊你。”


“你也是赤诚之辈,才与我尽数说来……但,这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言,切莫再说了。”


“你是礼官,说之恐遭祸端。”


“一切须按礼来行。”宗伯感叹一声道:“如你所言,就是如今的天是周礼,而你的地上的民,天定的规,你就得行矩。”


宗伯起身,拍了拍风允的肩膀。


“你不适合学《周礼》,那《仪礼》也别看了,我教不了你,你自行看书吧……这内室的箱子中都是一些好书,箱面有名,你若是想看,就来寻我,我给你开就是。”


“你之未来如何,我只希望你记住,养育你的是大庭,而大庭的根本是风氏宗室。”


宗伯叹息一声。


他确实教不了风允……可惜,可惜。


但他也并不准备压制风允,未来,谁说得清楚呢。


天下大势,可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武王伐纣之前,有文王与伯邑考等多位为基,伐纣之时又有无数英杰相助,伐纣之后,又有各位宗亲稳固……


大势并非一时的兴灭,而是一个长久,甚至是几代人的积攒。


“大庭已无《周易》,你若是想辞官游学,我也不拦你,你归来时可再入大庭为吏。”


“从今日起,你就是典籍宫的礼上士了,一会我会让人把你的上士兔符牌给你送过来,你安心读书,早日成为异人吧。”


说罢,也不去检验风允是否给内室的书做了目录,宗伯挥手,文气再起,门窗皆开,他也就势离开。


今天本来是指点风允学业,但却反被震撼了一把,宗伯只觉得自己老了,未来还是少年人的天下。


不多时,一些守藏史来到门外,搬走了宗伯所需的那些书。


风允目光一动,与宗伯一谈,知识的交融下,他的面板又发生了变化。


——职业面板


姓名:风允


天赋:种道-《周易-四卦》


异人阶位:不入流


主职业:文-守藏史


地位:礼上士


副职业:夫子


职业属性:


文气:45+5


名望:23+3


管理:50+4


政治:38+1


职业异术:篆文10、阴阳爻10、未济卦1


副职异术:无


“未济卦……”


面板的属性又获得了一番增长,风允轻轻抬手,在半空中写下一个风字,微风轻轻而起,吹动了室内的帷幔,但很快消失。


“犹如无根浮萍,虚有其表。”


风允给出这样的答案,篆文异术只是辅助之力,单个拧出来还达不到对敌手段。


或许风允可以写诗,但风允没有诗中的情感与足够的文气支撑,也无法发挥诗句的力量。


“阴阳爻!”


两道一黑一白的光束在风允的指尖流动,缓缓的分裂,组合。


“未济卦——未满有缺之术。”


“下坎上离,是为水火相离,功亏一篑之象。”


文道并非那么简单,必须是切身所感,所悟,才有所得,凭借搬运后世的经典,不说无法得到文道的承认,就是自己都心虚,文气难成。


而这未济卦是他通过种道之术,从《周易》中所感,所悟,再结合今日与宗伯的一番交谈,才所得的异术。


挥之如臂!


“方才与宗伯之言,他之离去,不就是水火相离吗。”


但是风允不后悔,他有自己的道,只要走下去,必定有自己的光彩,不必仰望宗伯,以他的道而活。


“未济卦,水火相离,虽是功亏一篑,但也是新的开始,未来有无数不确定的东西,这也是将它放在六十四卦末尾的缘故。”


手中的卦象,由六个阴阳爻组合而出,风允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


“去!”


卦象飞纵而出,落在窗外树枝,一只即将吞食幼虫的麻雀身上。


功亏一篑。


鸟喙在关键时刻,离那幼虫相距些微,让幼虫躲过了致命的扑杀。


麻雀疑惑,继续飞扑,但依旧是功亏一篑,始终差一点。


然而很快,未济卦力量消去,那麻雀一口吞下这只虫子,飞走……


这就是未济卦的力量,能使其始终差一步,无法成功。


“虽说不是杀伐之术,但妙用无穷,若是实力上来,异术之下,能笼罩一军,让大军失利。”


风允起身,将矮桌上的《仪礼》收捡,他去将《周易》拿出了,坐回了矮桌的主位。


原来种道之术,不只是在脑海中过一遍,记住其中精要就结束的,他还需要在实际中去体悟这些精要,实行这些精要,才能更快地获得力量。


……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