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92章齐彦的悔意,乱象之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2


乔县丞在县衙里, 属于不太起眼的那种人。


说白了就是处事很低调,不冒头但也不会做太过格的事情,很容易就让人忽视了。明明他的官衔比郑主簿高, 平里郑主簿反而比他高调。


薄春山没跟他怎么打交道过,不过过场还是要走的。


见过了乔县丞,他又去见郑主簿, 正好看看瘫是怎么个瘫法。


从表上看去,郑主簿其实也没怎么样,就是说话时嘴稍稍有点歪。可若是与他相处时间长点, 就发现端倪,他的脸颊会时不时突然抽搐一下, 看着有点吓人, 然后脸上好像做不出什么大表情,嘴里说话也有含糊。


据说郑主簿是从县太爷那儿出后,脸就成这样了。


这是气的?


薄春山笑得更加灿烂了。


这老小子背后没少给他穿小鞋, 一大把年纪揽权揽得这么严重,不给晋后辈机会, 真是活该现在变成这样。


“以后还要郑主簿多多照顾。”


“好说好说, 薄典史客气了。”


薄春山走了, 郑主簿顺砸了砚台, 了还是放下了。


这一砸,东西倒不值钱, 可若是传到别人耳朵里会成什么样?


郑主簿真觉得憋屈极了,忽地一下站了起,道:“本官回家一趟,这要看大夫,若大事不用惊扰。”


“是。”


.


这春风得意的还有一人, 那就是顾玉芳。


自打那齐永宁带她回门后,她在齐家的地位急剧直升,反正那下人们的态度是大转变,从以前的轻视瞧不起到现在变得极为恭敬。


不管这恭敬是真是假,反正顾玉芳十分满意。


齐家个主子里,就她身边没下人,连倒个马桶还要叫打杂的丫头充数,顾玉芳就跟齐永宁提了一句,第二平安就送了个十岁的小丫头,说是少爷专门买给顾玉芳使的。


自此,顾玉芳更是得意,鼻孔差对上了。


以前是董春娥给她脸『色』看,拿话讥讽她,现在成了她没事时,就故意给董春娥找不痛快。


“你虽是齐大哥专门买给我的丫头,但总归现在是侍候我,我虽是小门户出身,但也有我的规矩。你可千万别学那有人,成里不干丫头干的事,守在外瞅男人上谁屋里,就这还是大户人家的丫头,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顾玉芳站在门里,小丫头翠萍就站在外屋檐下,又是敞着房门说话,这话自然就从西屋从传到了东屋。


现在齐永宁不住这后罩房,还住在以前的东厢。


东厢那地方宽敞,他跟弟弟齐永安两人一人占一头住着也不『逼』仄,以后罩房这大部分时间也就顾玉芳和董春娥带着各自的丫头住在这里。


这两顾玉芳没少说含沙『射』影的话,自然是说给董春娥听的,就算董春娥闹去宋氏那儿也没用,董春娥去找宋氏告状,她就去找齐大哥,要不了半齐大哥就会安慰自,等于打得还是董春娥的脸。


以顾玉芳一点都不怕她。


又借着训丫头说了句,见东屋那边一直没有动静,顾玉芳也懒得说了。


她打了个哈欠,叫翠萍进给她捏腿。她打小就听人说,那富户家的太太都会让小丫头给自捏肩捏脚,如今既然享受自然不会放过。


东屋,董春娥的脸阴得滴水。


到底怎么任『性』、强势,她还是个要脸的姑娘。


喜儿缩在一旁不敢说话。


董春娥越越气,扑在床上哭了一场,道:“她这哪是在骂你,明明就是在骂我。不行,我要回娘家一趟,回去找娘!”


说到最后,话音里隐隐带着阴狠之意,明显是打算回去找宋淑月教她怎么对付顾玉芳。


.


书房里,齐彦正在和齐永宁说话。


“主枝那对你纳妾之事颇为震惊,我已与他们解释过了,本是为患病冲喜之故,谁料到你后又好了,可定下的婚约却不毁诺。”齐彦讷讷道。


他现暗『色』,显然这趟明州府之行并不顺利。


之前齐永宁头疼之症,遍寻良医却不可治,明州齐家那边是知道的,甚至在明州帮忙请了大夫。后齐永宁病愈,但婚约早就定下,自然不反悔,将人纳进门。


这理由也不是说不通,可明州齐家那边多多少少有怨言。


当初齐永宁言,主枝那边打算给他说一门婚事,其实并不是妄言,而是确有此事。齐永宁作为晋解元,又是齐家的人,他的婚事其实对齐家说非常重要,若是安排得当,齐家实力又会大增。


毕竟自古以,除了血亲之外,也有师生、姻亲的关系最为牢固。


齐家给齐永宁找一门好婚事,自然是要往上找,明州齐家在某人眼里可不入眼,但若是加上一个板上钉钉的未朝廷栋梁晋的解元呢?


要知道那高官们,在自已经达到一定位置不更进一步时,很多都会转为培养下一辈的后辈子嗣。


一个家族的兴旺繁茂、绵延流长,可不光是看一个人,而是看这个家族的底蕴。而一个家族的底蕴也不光是看祖上萌荫,还看自家的后辈子嗣有没有出息,还有各种人脉关系,这也是为何大家族都喜欢联姻的原因在。


齐家主枝帮齐永宁看中的便是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堂堂正三品高官礼部侍郎,同时也是这次乡试齐永宁的座师,李显耀李大人的孙女。


这位李侍郎对齐永宁颇为欣赏,鹿鸣宴时便对他大加夸赞,之后人前人后并不掩饰自对他的赏识之意。


明州齐家是什么样的人家?


这种大家族自然不缺人精,当然理解其意。


事后,经过一番例行惯例的交流和试探(一般都是通过女眷或亲戚),虽然齐家还没跟李侍郎正见上,但彼此已有默契。


却没到先是齐永宁突患头疼之症,好不容易这头疼之症好了,他又纳了两个妾进门。


这大家族最是讲究规矩,家中后辈子嗣没娶正妻之前,是万万不纳妾入门的,不然哪家的好女儿敢往这家嫁?


以齐家主枝那边非常生气,齐永宁也就罢,他到底是个小辈,可家里的爹娘是干什么吃的,就一点人事不懂?


这趟齐彦就叫了过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通。


虽齐彦道出缘由,但主枝那边还是颇有怨言,而齐彦现暗『色』也是因为此,他就算怎么愚昧知,也知道若是有个正三品高官的岳家,对儿子意味着什么。


此时齐彦心中充满了悔意,后悔自当初没有管好妻子,以至于现在弄成这副样子。


宋氏道儿子最近变了,可齐彦清楚这是为甚。


前已经有了个甩不掉的妻子娘家外甥女,一个顾家二女儿又何妨?这就是儿子对家里的抗议,不光是对宋氏,也是对他。


以最近家中发生的一事,宋氏也不是没跟他抱怨过,他却一声不吭。


经历了最近的这么事,父子二人的相处早已不如往,齐彦也不知道为何,如今竟有怕这个儿子。


见齐永宁没说话,他也说什么,了,又犹豫道:“主枝那还问你明年春闱可要下场,可有把握?”


进士考因为是每年二月进行,又人俗称为春闱。


算算时间,离明年二月也就三个月不到,若是赶路去应倒是够了,毕竟应离定波并不远,赶路的话也就十。可若是提到考前的准备,尤其最近齐家连着发生了这么多事,齐永宁看书静学的时间屈指可数,以这话齐彦问得非常心虚。


“春闱?”


齐永宁一愣,不知道到什么,他的表情有怪异。


齐彦以为他是没把握,连忙道:“若是没有把握,等三年也不是不行,主枝那边的意思是让你有把握下场。”


其实主枝那边的意思是这一科齐永宁最好下场,最好拿到一个好的名次,是这话不可明说,未免显得有『逼』迫之意。主枝那是跟齐彦历数了下,若是齐永宁这趟春闱考进头甲,对他自身的提升,以及对家族的意义。


可齐彦心里实在忐忑,说出的话反倒变了意思。


齐永宁失笑:“爹,我倒也不是没把握,是……”顿了顿,他拧紧了眉,“最近外『乱』成这样,春闱会不会如期进行,恐怕都是未知。”


“你的意思是朝廷会推迟春闱?”齐彦诧异道。


齐永宁没正回答他,而是道:“我之前秋闱在临安时,也听到了不少消息,圣上打从夏病倒后,病情一直在加重,不见好转……”


“永宁这话可不『乱』说。”齐彦赶忙打断了他。


齐永宁有奈:“我是结合这两件事,觉得这次的春闱恐怕会出岔子,毕竟现在是多事之秋,另外肃王也从北回了,一直留在应没走。”


齐家不同于顾家,顾家是真正的寒门,而定波齐家虽算不得多显赫,但却是明州齐家分枝,底蕴自然不同。以顾明不知道的一事,齐彦却是知道,甚至齐永宁也知道许多平常人不知道的事情。


当今圣上年事已高,本是早就立了太子,并把其他个儿子都分封了出去,可惜太子是个命短的。


不过太子倒留了个皇太孙,一直留在圣上身边,这年随着圣上龙大不如以前,对朝廷的掌控也不如以往,朝中异动颇多,朝臣们心知肚明圣上看样子是属意皇太孙作为大位继承人,可皇太孙到底人太年轻,说皇太孙还有那位叔叔呢?


尤其是肃王,一直替朝廷镇守在北方边域,里掌握着大晋一半的兵权,他看见侄儿坐上那他了已久的位置?


以这趟肃王从北回,一直留在应没走,这里代表的含义和蕴藏的『乱』象实在太多,都不是普通人可置喙的。


齐彦不敢下去了,道:“这都是我们私下猜测,总之若你真准备参加这次春闱,还要提前做好打算才是。”


齐永宁不置可否:“爹我知道了。”


.


与此同时,顾家也在谈春闱之事。


顾明如今是举人之身,自然有资格参加明年的春闱。


“这趟我就不去了,你爹考中举,是老开了眼。去春闱,那就有丢丑的份,还白耽误时间,我还是积累年说。”


这顾家人都是知道的,顾明也早有口风说不会赶明年开春的春闱,不过这也是他第一次正说起这件事。


“倒是春山,以前是爹小觑了你,没到你会立这么大的功,如今又做上典史的位置。”


顾明拍了拍女婿的肩膀:“你要好好干,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让我说你以后的前程绝不止如此。”


饭桌的另一边,孙氏悄悄对女儿道:“你爹这是喝多了。”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