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夜之间,局势逆转(六千字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晚,栖霞镇中并不平静。


白日里争斗的余韵还在扩散,各方势力,大小的江湖人都在关注双方动向。


某座宅邸内,新武一派的成员共聚一堂,气氛沉闷而压抑。


“好了,人都齐全了,先说下各派掌门的伤势吧。”


上首位置,袖口卷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的“名宿”丁焕放下酒盏,环视众人开口。


堂内,分别坐着“新武四派”的副掌门,以及其余一些中小门派的话事人。


“丁老。我们四家情况都差不多。”


天残派的副掌门是个独眼瞎子,这时候神色哀戚而焦急:


“那陈庆生下手着实狠辣,各位掌门虽没有性命之忧,但伤势都不轻,这一个下午也只是暂时压住伤势,在闭关休养,估摸着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无法恢复。”


另外一名地狱门的话事人也叹息道:


“原本想着,便是付出些伤势,只要将旧武彻底踩扁,也就值得。可谁知道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 首发域名m.mianfeizhuishu.com88。com


天地会与断刀门的代表也都一言不发,心事重重。


丁焕见一群人脸色,不由恨其不争,怒道:


“一个个都做什么?只是输了一招罢了,又不是彻底完了,都一个个哭丧起来?”


有人苦笑:


“丁老莫要动怒,实在是……”


丁焕一摆手,冷声道:


“多余的话不必说了,今夜是商定接下来的安排。此番我们虽落败,但陈庆生同样重伤,而大会召开在即,我们还有机会,只要能拉拢中立阵营进来,大事可成。”


众人面面相觑。


心想之前优势在我,都没成功,如今的形势要去拉拢人实在艰难。


一人道:


“可白日里咱们各家都尝试上门,栖霞镇的门派虽多,但真正威望足够,表态有力度的也就那么三四家……可却都闭门谢客。”


丁焕眯着眼睛,淡淡道:


“无妨。若说此前的江湖,中立派还坐得住,可莫要忘了,这次会盟的主题是什么。”


“您是说……四圣教?”


丁焕颔首,沉声道:


“四圣教重出江湖,武林各派人人自危。你们觉得,那些中立派难道就不急吗?他们不想快速提升修为,应对危机吗?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凡事要学会动脑,要懂得借助大势……这样吧,今日太晚了,明日我亲自拜访那几家。”


众人大喜,纷纷拱手道谢。


丁焕心头不悦,他本不愿亲自蹚浑水,怎奈何今日站队后,已经与新武绑在一起,没有退路。


“呵,老夫在江湖经营多年,他们再不愿,也多少要给几分面子。”丁焕捋着胡须,语气中充满自信。


对说动中立派的几方,颇有自信。


……


……


而就在新武在谋划的时候,药王派驻地。


小院内,夜色静谧。


短发弟子捏着蜡烛,点亮灯笼,将其挂在屋檐下,挥舞蒲扇驱赶着蚊虫。


忍不住看向屋中伏案的老医师,嘟囔道:


“师父,你平素还说我晚上不要用眼……”


穿着灰扑扑长袍,胡须老长,满身草药味的老医师秉烛翻阅一本残破古籍,闻言吹胡子瞪眼:


“你小子皮痒了?”


短发弟子怂成一团,堆笑转移话题:


“师父呀,你又在研究那‘还阳丹’的药方啊,可您都琢磨了这许多年了,会不会是假的?”


江湖上,有当代“药王”之称的老医师沉默了下,用爬满褶皱的双手抚平那本古籍,叹息道:


“我不知道。”


“您不知道?”前者惊讶了。


老医师神色怅然,说道:


“江湖人都知,我‘药王派’一脉擅长治病炼药,本门典籍,乃是一本《常氏药典》,却鲜少有人知晓,流传到我手里时,只剩前半册。余下的,记载诸多大药的后半册散落于江湖……偶有流传,亦真伪难辨。”


“这几十年来,为师各处行医,也在不断搜集残篇,试图补全本门药典……此乃我毕生宏愿,这些年来,也的确搜罗了一些,但因不成体系,许多知识以为师的学识,也是难辨真伪,更难以复原。”


“就如这‘还阳丹’,已经炼了不下百炉,却仍未能成药,若有朝一日,我死了,你要记得一定要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找回来,若能炼成这大药,在我坟前知会一声,也不枉为师这些年养你教你。”


老医师声音低沉,语气萧索。


短发弟子听得鼻子一酸,忍不住道:


“师父,我……”


老医师见他一副要哭了的样子,又不禁瞪眼:


“你个大男人像什么样子,你师父还没死呢!去!滚去开炉!”


“哦。”前者一溜烟跑去院子里,熟稔地搭建锅灶,准备药材。


等一切安排完毕,老医师才恭敬地捧着泛黄的古卷,走到院中。


借着灯火渡入一缕幽蓝火焰,逐一抛入药材,按照他尝试补全,推演的丹方炼药。


年轻弟子蹲在一旁专注学习,一时间气氛静谧,物我两忘。


老医师的表情也愈发严肃,额头沁出汗珠,眼神中隐有焦急,似乎意识到这一次尝试,也将失败。


而就在这个时候,二人耳畔忽然响起一个清淡舒缓的声音:


“灵火再小三成。”


“什么人?!”短发弟子一个激灵,猛地抬头。


愕然发现,院门依旧紧闭,可一名穿着道人青衫,腰间悬着一柄剑的年轻人不知何时潜入,来到师徒身旁,负手观察。


灯火映衬的脸庞上一片宁静,有着一股暴风前不改眉头的气派。


“是你!”


他先是一惊,继而认出了季平安,眼睛亮了起来,仿佛看到偶像。


但紧接着,他想起师父在炼药的关键阶段,绝对不能受到干扰,便硬着头皮拎起木棒:


“速速退去,不然我……”


“住手!”


突然一声厉喝,打断了他的动作,短发弟子愕然扭头,发现竟是师父在呵斥自己。


锅灶前,老医师望着减弱了三成火后,锅中药材的焰色变化。


沟壑纵横的脸庞上,一双眸子灼灼发亮,他没有理会弟子,抬头死死盯着季平安,仿佛想说什么。


“茯苓。”季平安轻轻开口,“三灼三出,只取末端四指。”


老医师神色一变,短暂沉默,袍袖一摆,抓出备好的药材过火三次,按照季平安的说法入锅。


“慢了些,”季平安点评道:


“这一工序须五息内完成,否则成药后,药力会折损至少两成。”


“成药?!”


老医师喉咙里,滚出近乎嘶哑的声音,似是不信:


“你能成药?”


季平安平静道:


“你若再这般激动,导致灵火不稳,就未必能成了。”


老医师顿时乖巧如学生,专注控火,接着只听季平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口说简短的几个句子:


“翻六次,不是三次,你这里做错了。”


“加天溪水,就是现在。”


“灵火旋走正八圈,反七圈,慢一些。”


“手法不错,但工序太烂。”


“关火,吹息成丹,最后这一下最关键,三、二、一开!”


……


整个过程中,短发弟子只拎着木棒怔怔旁观。


直到轰的一声锅灶中有七彩光环扩散开,一枚灰中带一抹红的丹药在蒸汽中成型,老医师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然后一张脸皮疯狂颤抖着,浑浊的眼眶里有泪珠在闪烁。


他小心翼翼捏起这一枚苦求数十年的“还阳丹”,仔细端详了许久,才挤出沙哑的一声:


“成了。”


“咣当!”


弟子手里的棒子掉在地上,一个屁股蹲摔倒,大脑一片空白。


只看到自家师父又哭又笑,从未有过的失态。


院中,季平安负手而立,旁观师徒二人的疯癫举动,丝毫不急。


良久。


老医师才终于回过神来,用脏兮兮的袍子擦了擦眼角,站起身,躬身拜下:


“药王派十三代传人见过恩公。”


季平安笑吟吟道:


“你知道我是谁?就唤作恩公?”


老医师正色道:


“不知。但阁下为我解开多年困惑,为我派补全典籍,便称得上一声恩公。”


季平安面露恍然:


“补全典籍……所以,常百草留下的药典已经残破不全了么。”


老医师闻言,愈发惊疑不定。


因为他惊讶地发现,面前的年轻公子在提及“常百草”这个名字时,没有敬畏,也没有贬低,而是……熟络。


就仿佛平等论交的朋友……老医师心中自嘲,想着自己果然是昏了头,怎么会产生这种疯狂的想法。


要知道,他这一派的祖师,那位被称为“药神”的医师,可是七八百年前的神仙人物。


眼前的年轻人之所以这般语气,大概是因为其身份不凡吧。


然而他不会知道,他所认为的“不可能”,才是真相。


“药神”常百草,七八百年前活跃在九州江湖的传奇人物,本是一座山村破庙的穷困道士,通读医书。


与那些习惯了用各种珍惜的“灵药”、“灵草”炼丹的“丹师”不同,其走出了一条凭借常见的药材,用灵素点燃火焰,以特殊手法材料炼药的路子。


虽在顶级丹药上比不上道门的炼丹大师。


但胜在擅长医术与药物的量产。


季平安昔年还是“离阳”的时候,行走江湖时,曾与当时就已经暮年的“药神”巧遇,结成了“忘年交”。


年轻的离阳更跟随在药神身边,一同上山采药,下水捉鱼,行走过漫漫长路,救活无数百姓。


直到后来,常百草曾认真询问,他是否愿意跟随他修行“药道”,继承他一身本领。


但当时背负仇恨的离阳拒绝了,在药神遗憾的目光中告别,一头扎入红尘,从此再没有那般闲云野鹤,整日研究药理,治病救人的纯粹时光。


直到多年后离阳修行有成,才得知药神驾鹤西去。


大周国师时期也曾关注过,得知其继承者便是江湖中的药王派。


却不想,几百年过去,当初那个背着竹篓,拄着一根竹杖,心怀慈悲的白发老翁留在这世间的最后一点痕迹,也残缺不全了。


季平安收回思绪,听到面前的老医师苦涩点头,然后询问道:


“老朽斗胆询问,恩公从何处得知这‘还阳丹’方?”


他认为,眼前来历神秘之人,乃是获得了《常氏药典》散落在江湖的下半卷,所以才能指点他完成这一炉药。


季平安一眼看出他的想法,也懒得解释,说道:


“我没有看过你派的典籍,只是跟在一名老人身边,学过一些药理,大概猜得出你在做什么罢了。”


老医师不信,但不好反驳。


季平安笑了笑,忽然弯腰拿起旁边几张残破的手抄药典,老医师身子颤了下,想要阻拦,但忍住了。


季平安看了眼第一张,摇头道:


“后半截是你自己补的吧,还不错,还原了个七七八八,但有三处错误,分别是……”


第二张:


“这个错谬比较多,你似乎把一些错误的东西当成真相去推演了,不是的,真正的样子是这样……”


第三张:


“唔。这个还不错,比较这齐全,但这个方子本身就有问题,没必要还原,常百草记在书里,可能是拿来当反面错误例子的,结果后世人乱抄,当成宝贝了……”


季平安一张张点评过去,随口道出解读,听得老医师震撼难言,激动地捞起纸笔记录。


等季平安丢下最后一张,看了眼如获至宝的老医师,轻轻叹息,说道:


“其实你没必要对这药典太在意的。”


“什么?”老医师茫然。


季平安说道:


“你可知,常百草被封为‘药神’,为何留下的著作不干脆叫‘药典’而是偏要加上‘常氏’两个字吗?”


他回想了下某人当初的话,说道:


“因为他想告诉后人,没有永恒正确的药方,只有对症下药,所谓的药典,只是他个人总结的经验,只属于他自己,而非他人。


亦不是全然正确。所以,何必痴痴苦求所谓的原文呢,你们要做的,是不断在前人的肩膀上添砖加瓦,或者干脆推翻重建,这才是‘药道’的真谛。”


老医师如遭雷击。


等他回神的时候,发现季平安已经不见了。


只剩下满地的纸张,与手中干涸的毛笔,他愣愣看了眼旁边的徒弟,问道:


“人呢?”


短发弟子挠头说道:


“师父您一直在发呆,也不说话,那位公子就走了啊。”


老医师大急:


“你这软蛋,怎的将人放走了?都还不知他的身份。”


弟子说道:


“我知道啊,他就是今天指点陈宗师的那位公子。”


老医师愣了,良久,才说道:


“我明白了。”


……


同一个夜晚,镇子中,属于越女剑派的宅院中。


一间房中,一名容貌颇为标致,穿着轻纱裙子的女子忽地眉头紧皱,痛呼一声,强行从修行中止。


黑暗中,她额头沁出密密麻麻的汗珠,轻轻喘息着,捂着小腹的绞痛。


好一阵,才勉强下床推门,走到庭院中。


而后发现不远处的房间灯火通明,窗纸上倒映着一道人影。


女子走过去,轻轻敲门,然后缓缓推开房门。


橘黄色的灯光从门缝里照了出来,房间中摆放着一只蒲团,其上盘膝端坐着一名穿着出家人灰色袍子,头戴冠冕的年长女修。


“师父,您还没休息啊。”女子轻声呼唤。


越女剑派这一代掌门人,无心师太睁开双眸,神色先是冷厉,继而微暖地看了眼弟子:


“何事?”


女子有些怯怯地说:


“我修行剑诀,病症又犯了。”


无心师太沉默了下,叹道:


“这一代弟子中,你天赋最佳,若走为师的路子,成就不会低于我。可你偏要选祖师的路,这条路遍布荆棘,虽有剑谱,可却无人可以指点你,以至于修行愈深,反噬越强……”


女子咬着嘴唇,坚强道:


“我记得您说过,想要振兴我派,唯有自强。女子若想在江湖立足,便唯有攀最高最陡峭的山峰,站的比那些男子更高才行。”


无心师太眼神转柔,心疼地说:


“可你这病症……罢了,为师替你温养压制一二……谁?!”


突然,年长女修神色骤变,右手一挥,墙角悬挂的剑鞘震动,一柄长剑“噌”的一声拔出,朝院中徐徐浮现的人影劈斩过去。


然而季平安下一句话,却令这把剑硬生生在空中止住:


“她的病,我能治。”


……


听雪楼驻地。


一间屋舍内,蒸汽氤氲,屏风后一只硕大的浴桶散发出袅袅蒸汽,其上映出女子身影。


良久,一条修长的大腿从木桶边缘探出,继而,一只湿漉漉的手抬起,将搭在屏风上的一件件小衣抓走。


片刻后,沐浴完毕的听雪楼主走出房间,看了眼等在门外打盹的红缨,无奈道:


“你等在这作甚?”


红缨女侠打着哈欠:


“守……守着……”


听雪楼主无奈一笑,催促她回去休息,自己迈步往卧室走。


一路上,还在思考着明日该如何应对“新武”、“旧武”的拉拢。


然而这些思绪,都在她推开门的刹那消失了,听雪楼主湿润嫩滑的脸上美眸撑大,下意识去抓飞刀,一刀丢出!


下一秒,却见卧室内那名戴着斗笠,背对她的熟悉身影缓缓转了过来,指缝间夹着刀刃,笑道:


“多日不见,这就是听雪楼的待客之道吗?”


身子高挑,位列江湖美人榜的听雪楼主愣住,既惊且喜,认出眼前之人,正是当初在神都,曾与她夜会的高人:


“是你!?”


……


这一夜,当季平安返回自己居住的客栈时,月亮已挪到中天。


他靠坐在窗边睹月思怀,渐渐走神。


这一千年来,他见过很多人很多事,高高在上的人仙,鲜衣怒马的纨绔,醉酒杀人的江湖客,与无数朋友生死离别。


有老僧千里化缘,求千家米万家衣,只为返回“灵山”以众生凡尘烟火气吊弃婴童儿一口先天胎气。


有河中女鬼,被祭祀河神死不瞑目,徘徊江中六十载,日夜哭嚎,哭塌河堤水淹庄户五百里。


有沙场小卒,千万里奔袭,死人堆里逃出升天,浑身箭矢攒射刺猬般,只为护送手中一枚铜钱军粮币到将军手里。


有大毅力武夫,赤身逐日,从东海往西徒步横穿五大州,只身入妖蛮,只为看一眼日落尽头金乌何栖。


有书生赶考,从少年意气到白发苍苍,不为功名只为沿途见一眼心上人。


有至诚至善大德之女子,被乱贼剥光衣裙,绑缚马背,当街游行侮辱,而那一日,城中百姓家家闭户,满城街巷空荡无一行人……


然而那一切过往,都如烟云散去,物是人非。


就如这江湖中各大门派依旧鲜活,却已不见开派祖师,昔年药神。


恍惚间,一夜过去,天色大亮。


季平安睁开双眼,看到窗外晨雾飘荡,鸡鸣阵阵。


待天光大亮,“江湖名宿”丁焕走出宅子,乘坐马车,按照昨夜规划,逐一拜访药王派、越女剑派、听雪楼等分量十足的中立派势力。


他信心满满,认为以自己的名望,以及对江湖局势的观察,只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纵使无法全部成功,但拉拢个一两家总是毫无问题的。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一夜之间,各大中立门派竟同时一改往日态度,明确拒绝了新武的示好,反而是成群结队,去探望养伤的龙虎山老宗师。


“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武林盟驻地,聚义堂内,当穿着紫衣袍服的江槐拿到下属的汇报,整个人愣住了。


他想不明白,为何一夜之间,局势大变。


江小棠拎着烟袋,从堂外走进来,淡淡看了他一眼,朱唇轻轻吐了口烟气,说道:


“昨晚,执剑人出去了。”


江槐一怔,默然良久。


……


很快的,关于中立派一夜间倒戈旧武,丁焕连吃闭门羹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栖霞镇。


被无数江湖人津津乐道。


“李公子,这件事不会又是您做的吧!”


当龙虎山大弟子陆青抵达客栈,在一楼找到正在吃饭的季平安时,眼神都不对劲了。


要知道,就在昨晚,陈庆生还撑着病体,在叮嘱他今早要去逐一求见各大中立派,争取支持。


结果,一睁眼,陆青还没等动身,各大派联袂而至,给他和老宗师整不会了。


季平安微微一笑,正要开口回答。


忽然,裴钱屁颠屁颠跑了过来,手中捧着一封红色请柬,兴奋道:


“先生,武林盟送来请柬,邀请您明日与各大派一同参加会盟,商讨大事!”


……


错字帮忙捉虫


感谢书友:Uohzzz百赏支持!


(本章完)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