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寿王垂钓,愿者上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口又一口木箱,被人接连抬进了前院。

  方辰此刻意气风发抬头挺胸,“手脚都麻利些,谁要是偷懒,本公子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眼前这座宅院,是方家的产业,此刻却被用作仓库暂时使用。

  没办法,包括方家在内,临安城的大大小小世家大族,还有一些家财万贯的商贾,可都拼了命的想要巴结讨好李长寿。

  这不,各种金银珠宝,一箱接着一箱的白银和黄金,纷纷安排人送到了这里。

  “方少爷,院子内快要放不下了,怎么办?”

  有人跑上来请示,方辰一看,还真是,偌大的院子都快被堆满,顿时大手一挥,“剩下的搬后院去,另外所有屋子都空出来,能放多少放多少。”

  说完还一巴掌拍在对方脸上,“本公子说过多少次了,以后喊本公子百户,记住,是百户!”

  “是是是,是奴才忘了!”

  方辰这才满意的点头,现在的他颇有一种扬眉吐气的爽快感。

  以前在临安城,虽然仗着方家的名义可以作威作福。

  可他自己清楚离开了方家,他啥也不是。

  现在虽然他一样清楚自己就是个废物,但除了方家外,他可是攀上了更大的靠山!

  人贵有自知之明,方辰就是活明白了。

  “动作都快点,别妨碍了后面的人!”

  如此堂而皇之的收好处,而且根本不掩人耳目,整个临安城内却没有一人敢多说半句屁话。

  原因无他,就在昨日,临安城某个小家族的公子就在酒楼私底下嘀咕抱怨了两句,很快就被人传开。

  接着当天半夜,整个家族就被皇城司和临安府的官兵抄了家。

  罪名也很简单。

  私自贩卖官盐,偷盗朝廷兵器甲胄,前一条罪名就足够抄家何况还偷盗贩卖朝廷的兵器?

  两条罪状一出来,整个家族天没亮就全部被押入大牢,几日后就要问斩。

  消息传出后,偌大的临安城再也没有人敢屁话一句。

  谁家没点案底?

  哪家没做过触犯朝廷律法的丑事?

  以前各大家族和官府铿锵一气狼狈为奸,现在李长寿到了江南,还有皇城司这样的鹰犬,手中掌握了他们所有秘密。

  稍微聪明一点的,都知道能屈能伸的道理。

  阁楼上,李长寿边喝着茶,边看着下面的进程。

  “江南,很富有啊。”

  之前他就猜测这一波至少能让那些世家大族,吐个几十万贯出来。

  但看着眼前这画面,他觉得自己还是太小看这群世家大族了。

  “殿下,是不是太便宜这些人了?”

  关鹏在一旁忍不住问道,他现在也发现李长寿对身边的人好的过分。

  不光是对他们这些皇城司的兄弟,就连那些世家大族都是否太善待了一些?

  “有句话叫做,温水煮青蛙。”

  李长寿闻言摇头失笑,他知道关鹏担心什么,“世家大族由来已久,不光是本朝,历朝历代都是毒瘤,但一个重病之人如果下猛药,很容易就会一命呜呼。”

  当他喜欢这些世家大族吗?

  别逗了,在他眼里,这些世家大族迟早要铲除,可不是现在。

  再说了他刚来就直接抄家灭族,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这些世家大族在江东根深蒂固,他强龙硬压地头蛇不是不可以,但很容易引起反弹。

  到时候还要花时间一个个灭火,关键他懒啊!

  “属下明白了,是属下没有远见。”

  关鹏很聪明,立刻听懂了其中的玄奥,但想了想还是问道:“其他那些家族还好,方家和庄家……”

  为何说关鹏聪明?

  这就是了,方家和庄家怎么了?

  现在临安城下面的百姓可能不清楚,但上面那些人谁不知道方家和庄家,现在攀上了李长寿?

  至于用什么代价攀上这座靠山,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明面上都不敢提。

  “那要看他们是否聪明了。”

  李长寿笑了笑,爱屋及乌是人的天性,所以他的确会更善待方家和庄家。

  前提是,这两个世家大族不会触及他的底线,要足够聪明安守本分。

  “属下懂了!”

  几个时辰后,终于有人将所有‘赔偿’都清点了出来。

  加起来,将近百万贯!

  这个数目别说关鹏等皇城司的人大吃一惊,连李长寿都忍不住眼皮子跳动几下。

  比他预想的,翻了一倍啊!

  那句感叹,的确不算夸张。

  江南,很富有!

  尤其是江南的世家大族!

  最终,李长寿大手一挥,拿出十万贯给了皇城司分赃,剩下来的全部用作军备开支。

  这个结果,关鹏不理解,方辰更不理解。

  天底下真有人不爱财?

  哪怕皇子,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才对啊?

  百万贯啊!

  大手一挥,就那么分了?

  纵然是大乾皇朝的帝王,一年国库才勉强三四百万贯收成,其中能供给皇室的可能三分之一都不到,还要养活那么多人。

  但他们根本想象不到,李长寿的确也是个爱财之人,可钱财在系统面前不值一提。

  他要花钱,系统闭着眼睛都能兑换几百万贯甚至几千万贯,所以钱财还有意义吗?

  当然也就是系统没办法回收,倘若能将现实中的钱财通过系统回收再利用,兑换系统点数的话,他早就磨刀霍霍,来一个通杀!

  将江南这些世家大族全部抄家灭族,一个不留!

  ……

  “殿下,京城传回的密报。”

  临安城某座酒楼内,李长寿换了一身便服,身边也没带几个人。

  此时正有人陪着笑脸,将一封密报双手呈上,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魔门长老,如今内侍司副总管王公公。

  “母妃那边传来的?”

  “是,娘娘对殿下在江南的行踪非常关心。”

  王公公谄媚着回答,心想着这对母子都不好惹,可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他很聪明的做出了选择。

  这段时间,他始终藏在暗处,“另外老奴已经将魔门在江东这边的人手都收服,只需要殿下一声令下,就能为殿下所用!”

  魔门由来已久,数百上千年不止,根本没人知道魔门到底有多少人藏在了各地。

  连王长老,都是用魔门独门手段,才能引出那些人。

  李长寿没说话,打开密报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包括了京城最近的动向。

  比如太子奉旨对付江湖门派,尤其是朝廷已经公开发出通缉,点名道姓将仙门和魔门定为反贼,这本就是李长寿的安排和背后推动。

  至于太子还真的很配合,已经从京城开始动手,短短时间,就有不少门派和江湖人士,被官兵抓捕入狱。

  当然大部分都只是江湖三四流小角色,那些武功高强实力不俗的都没那么容易被抓。

  可消息已经传出,不出意外很快就能传遍大江南北。

  另外还有皇城司的密报,提及了太子派人行刺魏御史,还一把火烧了院子,在京城闹出了很大的风波。

  “孤这个皇兄,心也的确够狠。”

  魏御史是什么人?

  于公,那是太子派系的肱骨重臣!

  于私,魏御史可是丽妃的父亲,丽妃和太子又有一段情,念及这份情面,也不可能下死手吧?

  然而事实上,就因为魏御史看不惯太子在朝堂愈发嚣张跋扈,然后参了一本怼了两句,就惹来杀身之祸。

  “顾凡果然做事让人放心。”

  李长寿看完后笑着喃喃自语,因为魏御史根本没死,而是假死脱身!

  现在被顾凡派人暂时藏在了京城郊外老宅中,这也算是为了今后谋划下的一步棋。

  密报有几份,最后一份自然就是贵妃让人送来的家书,上面的语气明显能感觉出怨气,李长寿这才想起来自从离开京城到现在,也快三个月了。

  “好像还真忘了哄哄她。”

  看着贵妃亲笔书信上那语气,李长寿不禁摇头,打开系统看了眼,还好两人关系并未下降。

  “王公公。”

  “老奴在。”

  “去告诉母妃,明年她就要抱孙儿了。”

  王公公闻言表情古怪,然后小心翼翼的问道:“老奴斗胆,殿下说的不知是……哪位夫人?”

  他也是没办法,这种事情贵妃肯定会问起,他好歹要知道怎么说啊?

  “你觉得呢?”

  李长寿似笑非笑,当然他也知道自己身边的情况,贵妃肯定了解,而且还是他让王公公故意透露。

  就是提前埋下一个伏笔,慢慢的让贵妃能够习以为常最后接受。

  不然猝不及防,肯定承受不住。

  “老奴惶恐!”

  王公公额头冷汗都冒了出来,他觉得个屁!

  这事情是他觉得就行吗?

  寿王殿下身边有几位夫人?

  他自然清楚,尤其是那一位,真要是那位怀上了,消息传回京城贵妃耳边,他都不敢想象贵妃会有什么反应。

  “按照孤说的去回答。”

  李长寿一挥手,然后传音入耳,王公公闻言眼珠子越来越大,嘴角止不住的抽搐中。

  最后也只能奉命下去,安慰自己反正教主不会飞过来,他只要牢牢跟随寿王殿下,就能保住性命。

  再说了,现在他也今非昔比!

  已经是下品大宗师了!

  将王公公打发后,李长寿端起茶水,奈何茶水已经凉了。

  没等多久,外面就传来了敲门声。

  “殿下,有两位姑娘想要求见。”

  李长寿今日为何会在这里饮茶?

  心血来潮?

  自然不是,他是故意将行踪透露,在这里钓鱼呢。

  现在鱼儿上钩,闻言嘴角上扬划过一抹奸计得逞的邪笑,“让她们进来。”

  “诺!”

  雅间外,皇城司的护卫恭恭敬敬将门推开,然后非常客气的说道:“这位姑娘,将你的佩剑交给在下。”

  “不行!”

  “莉莉娅,他们这里有句话,叫入乡随俗。”

  外面想要见李长寿的两位女子,虽然都穿着中原人士的衣着,可五官面容和发色瞳孔却骗不了人。

  一看就知道是番邦外族,其中一个还带着不同于中原刀剑样式的兵器,闻言蹙眉露出了怒容。

  可最终还是将剑交了出去,只不过轻哼一声:“这是家传兵器!”

  “姑娘放心,不会有失。”

  要不是看着两位女子漂亮的过分,皇城司的人根本不会给好脸色,可如此绝美倾城的女子他们却不敢得罪。

  十有八九,将来就是寿王殿下的侧妃。

  交出兵器后,两女进入雅间,也看到了独自在那边品茶的俊美少年,即便早有所闻可仍旧让两女微微有些失神,这东方男子有着她们故乡那边没有的一种魅力。

  在两女打量李长寿的同时,李长寿也正好抬头。

  嘴角含笑,肆无忌惮的打量着她们。

  真,大!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