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张章 杨正初:元婴劫就这样过了?(二合一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反射器和引向器,想必已经有些读者想到了什么。


没错。


正是八木天线!


80、90年代出手的单身狗或者非单身狗朋友们,或许对一种设备有着少许印象:


那是一种鱼骨状的设备。


看起来像晾衣架,结实点的也能晾衣架用。


主要架在屋顶上,用于电视信号的接收。


这种天线就是八木天线。


它是一个标准的由一个有源振子、一个无源反射器和若干个无源引向器组成的端射式天线。


不过八木这个名字,并不是代表它有八根天线组成的。


而是因为它的发明人叫做八木秀次:


这是由八木秀次和他的学生宇田太研究出的天线。


所以全称也叫八木宇田天线。


八木秀次。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的种族。


此人出生于1881年,逝世于1976。


不过与那些狺狺狂吠的同胞不一样,八木秀次是个非常坚实的反战派。


他曾经多次因为公开宣扬反战言论而被处罚,甚至丢掉过教授职位。


除此以外。


八木秀次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非常特殊。


属于那种外行人一无所知,内行人却看的眼皮直抽抽的情况。


可以这样说:


如果说有谁可能扭转二战的战局,八木秀次当属其中之一。


他曾经发现了“高频率导向性天线”理论结构和技术结构,这是一项制造高性能雷达的核心技术。


于是他提交论文,申请了专利。


并且向有关方面推介技术应用。


但很遗憾的是。


这个发明没有引起霓虹重视。


于是八木秀次只好黯然伤怀,怀揣论文专利,从亚洲区转到了欧美区。


熟料,八木的天线技术在约翰牛和老鹰那边引起极大兴趣。


并很快进入实战运用,发明了用于舰船和飞机的军事雷达。


于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发生了:


中途岛海战的时候,霓虹航母没有装备雷达。


它们观测老鹰飞机的手段,就是望员的眼睛。


然而赶巧的是.......


那天中途岛海域还是多云。


等老鹰的俯冲轰炸机都飞到日本人头顶上了,望员才看到他们。


而到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在短短的五分钟之内。


赤城,加贺,苍龙三艘航母都被炸弹命中。


这所谓的“命运五分钟”,成为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在中途岛遭遇惨败之后,其实霓虹海军还有相当的实力,可以鄙视陆军马鹿。


但瓜达卡纳尔岛战役中,霓虹海军在消耗战中元气大伤。


这其中,很重要的因素还是雷达。


霓虹人掌握的核心科技,却被敌方用来实战打自己。


偏偏自己却还一无所知。


这真是二战的一大奇闻丑事。


后来霓虹把八木秀次强制征召进了研究所,让他负责射频武器的研究。


然后这位大佬又搞了波骚操作:


首先是出工不出力。


当然了。


这点也可能是他的能力确实有限。


总之一直到GG基地被推,八木秀次也都没有啥成果就是了。


除此以外.......


他还把六名实验室的同事给搞红了。


嗯,搞红了。


其中三人后来还跑去了毛熊那边,参与过米格系列的雷达研究。


因此八木天线,无论是它自身还是它的发明人,都有着相当传奇的故事。


话题再回归原处。


这种天线的优点是组合简单,却能达到很高的方向性。


如果抽烟的人,直接用烟盒中的锡箔纸就能制作,或者其他金属也行。


属于一种非常实用的设备。


“而大莫界的天劫,显然就是采用的这种实用性很高的接引原理。”


渡劫现场,看着此时正在进行第三轮渡劫的杨正初,黄埔东来感叹道:


“简洁、高效,二者兼具。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吧.......”


一旁的林子明:


“.......”


合着大道至简这个词是这样拿来用的?


就在林子明心有槽点之时。


待在操作台边的卓元新又一次快步走了过来。


由于先前两次的重大消息,都是出自这位曾谷成的弟子之口。


因此见到他再次走来,众人下意识的便神色一正。


以为又有了什么大新闻。


曾谷成更是直接问道:


“小卓,又出什么状况了吗?”


“啊?”


卓元新不明所以的一愣,下意识的摇摇头:


“没什么特别大的状况,就是指挥部传来了一份综述,林队嘱咐我把它和您说一声。”


曾谷成这才隐隐松了口气。


实话实说。


兔子们在这次渡劫过程中,已经收集到了远超预想价值的信息。


后头还有冷凝微生物容器里储存的锻体物质没有解析呢。


这时候要是再冒出来一些新发现,曾谷成反倒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


随后他调整了一番呼吸,招呼众人都先坐下休息休息。


接着对卓元新道:


“小卓,指挥部有什么事儿要你转告的?”


卓元新依旧是一板一眼的拿出一份报告,老实古板的和王蔷简直是两个极端:


“是这样的。


小半天前,指挥部刚刚作出了一份战士修行的报告。


您不是兼任营地的副队长嘛,林队就把这份报告传过来了。”


曾谷成微微颔首,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三个多月前。


兔子们从本土抽取了五万名资质较高的战士,成立了句芒基地。


加上原先就在大莫界并且资质合格的六千多人,两个世界的本土修行者总数一共有五万七千多名。


当时兔子们检测出了单灵根战士两位,双灵根战士三百九十七位,三灵根九千零四十四位。


剩下的都是四灵根。


如今三个多月过去,根据报告显示。


包括句芒基地在内,境界最高的修行者依旧是曹毅。


目前他的境界已经达到了练气八层圆满,估计三个地球日内便会突破练气九层。


不出意外的话。


再过一个半月,他就会正式冲击筑基了。


速度略慢于曹毅的是袁老。


境界未练气七层圆满。


毕竟他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在育种方面,修行不是主要方向。


按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修炼到能身体健康就行了’。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袁老应该会逐渐被一些战士超过。


处于第一梯队末甚至第二梯队都有可能。


而除了袁老外。


本土当初还发现了两位单灵根战士,分别叫陈榕和黄劲松。


这哥俩都在元旦那会儿被调到了大莫界,目前也都诞生出了神念。


也就是处于练气四层阶段。


“从整体角度上来说,眼下本土修行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


曾谷成一手拿着报告,同时出声向其他几位院士介绍着进度:


“按照老林传来的这份报告,当前我们一共拥有练气八层修行者两位,练气七层修行者三位。


也就是标准意义上的练气后期。


而练气中期的数量就多了。


练气六层修行者有二十二位,练气五层的七十九位,练气四层的足足多达三百三十三位。


至于练气初期也就是练气一到三层嘛.......


一共有五万六千多人。”


此时的时间为2023年3月末,在有三个月就是光门发现一周年的纪念日了。


九个月的时间,五百人不到的练气四层。


这个进度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慢,因为L17修行体系和启灵丹都是后几个月才陆续研发出来的。


但对于眼下的局势来说,这个进度也谈不上多快。


毕竟本土虎视....或者说犬视鹰瞵。


妖界有一尊大概率敌视己方的四阶妖兽,大莫界的妖阙又战况告急......


所以目前取得的修行成果虽然令人欣慰,但依旧远远不够!


..........


一个大莫日转瞬即逝。


在过去这一百多个小时里,杨正初成功的渡过了十二轮雷劫中的前六轮,目前正处在第七轮的收尾阶段。


在这七轮雷劫期间。


无论是氦化亚铁晶阵还是离子信道仪,都表现出了极为可靠的一面,极为轻松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此时杨正的初锻体比例,也已经达到了35%左右。


而且非常幸运的一点是......


他的心脏和头顶百会穴那块区域,都很巧合的被弱化版的雷劫优先照顾了。


这两个对于修行者来说也同样属于弱势的重点部位,此时都已经晋升为了元婴级别。


这种情况下纵使晶阵破碎,杨正初也有六成三的把握渡过剩余雷劫!


然而此时此刻,杨正初的表情有些茫然:


为啥头顶上的晶阵还没碎呢?


有这种想法倒不是说他想提前赴死,而是因为晶阵的情况有些不符合规律。


此前提及过。


在兔子们――或者说陶朱商会出现前,紫琼城数代人都在为杨正初渡劫做准备。


而这种准备除了丹药、法器外,自然也包括了防御阵法。


杨正初原先准备的阵法叫做困天囚龙阵。


是一道三阶顶级的防御阵法。


其实吧。


以紫琼城的底蕴来说,想要找到四阶阵法并不困难。


但要知道,阵法这东西是有核心的。


天劫的威力面对常规阵法时不会有异常,改多少就多少。


可当它面对高于渡劫者境界的核心时,天劫的威力便会莫名其妙的增加。


直到等同于同阶效果时才会停止。


也就是说哪怕你搞来了五阶阵法,天劫也会提高到化神境的威力。


正因如此。


在渡劫的时候,四阶阵法其实和三阶没啥区别。


加之考虑到阵法破碎后,渡劫者要直面天劫的情况。


因此三阶顶级阵法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而困天囚龙阵,便是三阶顶级防御阵法中最强的一种。


困天囚龙阵的材料虽然不好找,但紫琼城毕竟底蕴深厚。


几百年下来杨家东找西凑,最后倒还是勉强凑齐了相关材料。


不过阵法凑齐是一回事,阵法能支撑多久就是另一回事了。


按照杨家人的预估与推算。


困天囚龙阵大约可以撑到第三轮末到第四轮初,然后就会彻底被雷劫击碎。


杨正初届时就要以只锻造了20%不到的躯体,配合祖上传来的某件奇物以及其他物品去硬抗雷劫。


这种情况下,杨正初几乎九死一生。


三阶顶尖的困天囚龙阵尚且不能支持过四轮,那么陶朱商会的阵法就算是来自天月山脉后,理论上也不会高出太多。


毕竟微晶阵再强它也是个阵法。


而阵法,就肯定有核心、有等级。


在不能超过四阶的前置条件下,微晶阵顶多就支撑到五轮左右的样子吧。


因此在第四轮的时候,杨正初便一改略微放松的心态。


做好了微晶阵破碎的准备。


结果他等啊等。


第四轮过去了。


晶阵没坏。


第五轮过去了。


晶阵还是没坏。


等到第六轮甚至第七轮都过去了,晶阵依旧稳的跟牛顿的棺材板似的。


杨正初一脸问号:“?????”


怎么每次自己感觉晶阵快要没的时候,它又继续坚挺了下去?


可惜杨正初不认识本土一个名叫Charles的小老头儿,否则他们多半能彼此引为知己。


而此时此刻。


晶阵外部。


曾谷成则在紧张的布置着任务:


“各部门注意,第八轮雷劫马上就会落下。


这轮雷劫的威力要比前七轮大上很多,各个环节千万不能出现纰漏!


小张,你再模拟一下信道的激发态能量,小林,你检查一下容器的偏整值!”


按照兔子们收集以及杨家提供的信息。


十二轮雷劫的威力是依次递增的,一轮比一轮强。


其中从第八轮开始,雷劫的威力会得到一个区间性的提高。


当然了。


威力增强,锻体的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渡过了七轮雷劫,杨正初却只锻体了35%的原因。


不过重视归重视,兔子们倒也没太过紧张。


毕竟哪怕最后几轮天劫威力增加,某个瞬间甚至具备了元婴中期乃至后期的攻击威力,也依旧破不了氦化亚铁微晶阵的防御。


除非它不讲武德,也放出一堆氢根离子。


那曾谷成他们只能提桶跑路了。


嗡嗡嗡――


太湖之光已经持续工作了150个小时的工作模块,此时依旧在稳定的工作着。


稳定的就像本土一位名叫新手钓鱼人的作家的更新似的。


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在设定之初,这个运算模块可以满载持续工作整整一年半――当然了,前提是水冷足够。


负责超算这块事项的钱海潮看了眼屏幕,对曾谷成说道:


“曾院士,目前太湖之光的负载已经达到了71%,是否还要再提高一些?”


曾谷成想了想,说道:


“再提0.5....不,再提0.8吧。


一切以稳为主,这时候就别太在意能耗的问题了。”


钱海潮点点头:


“明白!”


半个小时后,太湖之光负载达到了71.8%。


又过了两个小时。


第八轮雷劫降临!


轰――


只见天际轰鸣,乌云翻滚,数十道宽度足足有2米左右的黑色闪电从劫云中落下。


狠狠的撞击到了肉眼不可见的氦化亚铁微晶阵上。


氦化亚铁微晶阵依旧展现出了它可靠的一面,稳稳的将七十二道闪电隔绝在外。


见到这一幕。


渡劫中心的杨正初瞳孔骤然紧缩!


这道来自天月山脉后方的古老阵法,居然又一次坚持住了!


同样呆若木鸡的还有几位杨家族老。


此时他们瞪大眼睛的样子,简直像极了某位姓伏的外国丑角儿。


而与这寂静一幕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旁热闹的操作台:


“报告!


晶阵内陷峰值为12.166毫米,占晶阵厚度的1.217%,晶阵无破损压力!”


“报告!


冷凝微生物容器一切正常,全额收容放入的雷劫能量!”


“灵粒子感应装置发生周期性变化,图谱波峰提高19%,但是升高时段比撞击时间略晚一些!”


一系列数据都在紧锣密鼓的被记录着,与身边的杨家人看上去仿佛两个世界的人。


27个小时后。


第八轮雷劫成功渡过!


随后是第九轮....第十轮.....


第十一轮.....第十二轮.....


又是一个大莫日过去。


终于。


最后一轮雷劫的最后一道闪电来临了。


轰――――


这道闪电比以往任何一道都大,双倍的破折号足以描述它的暴虐。


然后.......


叮~


只见氦化亚铁微晶阵微微陷下了11厘米,凹陷度第一次突破了10%。


与此同时。


渡劫中心区域。


杨正初的身体中骤然涌现出了一股特殊的、比原先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力量。


在他举头三尺处。


一枚类似婴童的道果缓缓生成,容貌看上去与杨正初本人有些相似。


没错,这枚道果......


赫然便是传说中的元婴!


根据古老传闻。


元婴与修行者本土心意相通,情绪共享,你喜我喜,你悲我悲。


不过这种传闻一直都没有得到准确的证实,毕竟元婴境的修行者实在太少了。


不过此时此刻。


杨正初和元婴的表情却意外实锤了这个传闻:


只见一大一小两个‘人’,此时的表情都带着一股强烈的迷茫:


元婴大劫,tmd就这样过了?


.........


注:


有的时候更新晚不是咕,而是为了情节连贯搞大章。


如果咕的话我会提前和大家说的,这本书从开书到现在没有咕过一次,这点人品还是可以信任滴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