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大明早报第一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https://m.mianfeizhuishu.com

  京城南郊紧邻着天工纺织厂、鲁班机械厂、琉璃厂的1大片土地全部都是太子朱厚照的土地,并且1直以来朱厚照都在囤地。

  京城的土地,无论如何都是不会亏本的。

  现在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土地的真正价值,故而京城土地价格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于因为京城的权贵们需要资金去扩大产能,建更多的工厂,办更多的产业,很多权贵都在大规模的抛售土地,导致京城的土地价格甚至于比起以前来还要更低1些。

  朱厚照就趁机大4的购买这些土地,银子放在银库里面是1点作用都没有,朱厚照的原则就是让银子不断的流转起来。

  创办新军、办新的产业、扩大产能、在京城、天津、淞沪、广州等地大规模的买地,去年1年朱厚照赚了3千万两银子,手中的银子多到根本用不完,买地就很好的1个选择。

  现在整个京城周围的土地,有78成的土地都已经是朱厚照的土地了。

  有了大量的土地,朱厚照就可以对这些土地进行统1的规划和建设,划分工厂区、居民区、生活区、休闲区、高校区等等。

  先修通1条条的水泥马路,然后再来不断的建设。

  现在京津地区工厂犹如雨后春笋1般的涌现出来,未来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在天工纺织厂的旁边,1个名为‘大明早报’的工厂也是挂牌开工了。

  此时此刻,大明早报这里,朱厚照、杨廷和、王华、刘忠、杨逢秋几人正1个人拿着1份最新的大明早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朱厚照仔细的看看眼前的大明早报,和后世的报纸差不多大小,但只有两张纸,排版上也是采用了后世的排版方式,从左到右、横着排列,这1点和这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个时代的书写基本上都是从右到左,然后是竖着排列的,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古时候纸张没有出现之前,是使用竹简来记录文字的,竹简是竖着的,所以是这样的1种方式,也就1直延续下来。

  在看看头版,最上面清楚的写着今天的日期,大明弘治十6年2月十2,同时还有4个大字写着‘大明早报’。

  接下来就是主要报道的1些内容,标题是用大字、粗字来凸显,让人1下子就能够看到。

  就如同眼前第1版最重要的报道的事情,大捷,全歼草原贼寇、活抓鞑靼小王子。

  仔细的看看这些内容,不同于这个时代主要的书写方式和习惯。

  这个时期写文章、写书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文绉绉的,并且讲究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引经据典等等,同时1篇文章下来,没有1个标点符合。

  这需要阅读者本身又1定的水平才能够读懂里面的内容,同时分清楚句段,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看不懂这些书籍内容的。

  但眼前的报纸就不1样了,根据朱厚照的要求,语言用的是白话文,尽量的平白直,不堆砌辞藻、也不讲究什么文采,最重要的是将事情的起因经过详细的报道清楚,并且还引入了1些标点符合。

  逗号、句号、感叹号等,尽管数量不如后世多,但也足以将文章给分割出来,偏于普通人去看,去听懂。

  “殿下,这报纸为何如此的奇怪?”

  王华拿着手中的报纸,这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别捏,从坐往右看,又是横着看,这和1直以来养成的习惯有着巨大的冲突。

  还有就是这报纸上面的内容,写的实在是太通俗易懂了,1点文采都看不到,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华丽的辞藻,用的话还都是白话,这让饱学之士看起来就觉得没有什么营养了。

  但好在这报道的内容,详细的讲述了大明新军将士在偏头关这里和十2万草原鞑子血战的事情。

  写的非常详细,是大明早报这边的记者详细的采访了众多新军将士之后写出来的,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完之后都觉得自己热血沸腾,彷佛置身于偏头关的战场上1样。

  “是啊,殿下!”

  “这报纸也太奇怪了1些,看起来很是不习惯,还有请的人水平也太1般了,写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直白了。”

  刘忠也是跟着直摇头说道。

  “这报纸虽然写的很1般,但倒也是非常的新颖,报道各种各样的国家大事、奇闻轶事,也是很不错的,让人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

  杨廷和仔细的看看这个报纸,虽然仅仅只有两张纸,但报道的内容却是非常的丰富。

  除了用大篇幅报道偏头关的大胜之外,还报道了大明天子、太子以及文武百官大4祭祀的事情,昭告天下,大明1雪前耻。

  另外就是还报道了不少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比如京广公路经过了差不多两个月的讨论、规划之后,现在也是正式开工了。

  从京城南郊这边开始往南修建,将会从北直隶下河南,到湖广转江西、最终从赣州下广东抵达最终的广州。

  报纸上面详细的写清楚了这个规划路线,所要经过的州府、县城,同时也是写清楚了,京广公路由工部这边负责规划和督建、银子则是由太子这边出资。

  太子每年拿出300万两银子出来,预计花十年的时间修通这条沟通南北的水泥公路,同时要求公路所经过的沿途各地官府以徭役的形式征调百姓协助修路、提前征收土地等等。

  除了报道京广公路之外,也是报道了北方各地食盐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事情,以前56十文钱1斤的盐,现在最多不会超过3十文。

  至于功劳自然是归属太子殿下所创办的长芦盐场,同时也报道了锦衣卫这边大规模打击地方豪强劣绅4意霸占1地食盐买卖,垄断食盐、高价售卖的事情。

  看到这里的时候,杨廷和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1下子就意识到了朱厚照为什么要创办这个大明早报了,本来锦衣卫打击这些地方豪强劣绅的事情在朝堂上也是反应非常的激烈,有大量的官员弹劾东厂滥用职权,干涉地方事务,荼毒地方缙绅。

  但是经过这个大明早报这样1报道的话,䗼质就变了。

  变成了是这些土豪劣绅垄断1地食盐买卖,不顾百姓死活,大4通过食盐谋利,而锦衣卫打击这些土豪劣绅就变成了正义之举了。

  因为通过打击这些土豪劣绅,各地的食盐价格不断的下降,百姓能够吃得上更便宜的食盐,受惠的是百姓。

  至于这其中盐的利益最终到了谁的嘴巴里面,老百姓并不关心这个,只要盐的价格降低了,大家有实惠了,其它的事情也就不重要了。

  很显然,手中的这个报纸它并不是表面如此的简单,它绝对是可以引导和掌握舆论的东西。

  “太子也太妖孽了!”

  “他哪里想到的这些东西,竟然知道创办这样的东西出来,这以后话语权可就掌握在太子的手中了。”

  杨廷和的内心之中也是不得不再次对朱厚照刮目相看了,实在是太妖孽了。

  看看这个报纸,里面报道了很多的事情。

  有天津港口这边随着捕鱼船的增多,捕获的海鱼大增,海鱼的价格出现了下跌的趋势。
内容不完整?请访问笔趣阁789(Ьⓘⓠù⑦⑧⑨.ċöm)阅读完整内容!

笔趣阁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https://m.mianfeizhuishu.com

章节报错 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